原标题:历时8个月大湾区首家金控正式揭牌!金控集团持牌监管新时代来临
来源:华夏时报
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葛爱峰 见习记者 齐萌 深圳报道
9月18日上午,招商局金融控股有限公司(下称“招商金控”)设立暨揭牌仪式在深圳前海举行。据悉,招商金控是我国第三家、粤港澳大湾区首家金融控股公司。
对此,金融专家、Co-Found智库秘书长张新原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招商金控落地深圳前海,使得深圳前海的金融集聚效应与大金融服务能力和格局再次提升,进而使前海与中国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形成新的联动,打造新的国际资本形成中心,金融创新中心、金融科技中心和国际财富管理中心。”
9月19日《华夏时报》记者就相关问题致函招商局集团,但截止发稿未收到回复。
实际上,早在2020年9月,央行就发布《金融控股公司监督管理试行办法》,同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实施金融控股公司准入管理的决定》。2021年6月,央行受理中信集团、光大集团设立金控公司的申请,标志着金控公司的实质性监管落地,金控公司迈向持牌经营的“新监管时代”。
“前几年,互联网金融创新发展如火如荼,金融的功能层出不穷,这给之前金融监管政策——分业监管带来了巨大的冲击,综合金融呈现混业趋势,由技术和客户需求驱动,‘金控牌照’成为新趋势。”看懂APP联合创始人由曦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
不另设金控新主体
2021年12月,人民银行受理了深圳市招融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关于设立金融控股公司的行政许可申请。2022年9月2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公告称,审查并批准了招融投资控股有限公司的金融控股公司设立许可,并同意其更名为“招商金控”,从申请到获批仅8个月时间。
与之前已落地的两张金控牌照模式不同,招商金控模式是直接在现有子公司基础上设立的,不再在体系内另设新主体,而中信集团是新设金控新主体,北京金控则是以集团作为申请金控牌照的主体。
据了解,招商金控是1997年由招商局旗下招商局轮船有限公司成立的全资子公司,是国务院国资委体系内首家央企金融控股公司。
据招商金控母公司招商局官网显示,招商局是中国民族工商业的先驱,创立于1872年洋务运动时期,今年是招商局创立150周年。招商局作为一家业务多元的综合企业,主要业务集中于交通物流、综合金融、城市与园区综合开发三大核心产业。招商局综合金融业务涵盖银行、券商、资管、保险、多种金融等领域,已形成“4+N”业务布局。
招商局集团官网披露,招商金控监管口径下风险并表及参股重要性机构总计约670家。2022上半年,招商局金融业务净利润733亿元,同比增长5.7%;截至2021年末,总资产规模10.4万亿元,管理资产规模(AUM)超19万亿元。
2022年上半年,实现归母净利润694.2亿元,实现营收1790.9亿元。截至2022年6月底,招商银行总资产达到9.72万亿元。2022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06.21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2.88亿元,期末总资产6026.54亿元;博时基金2022年上半年净利润8.73亿元,资管规模超1.6万亿元,期末总资产109.80亿元;仁和保险2022年上半年末资产总额544.13亿元,净资产46.91亿元,上半年保险业务收入88.97亿元,净亏损2千万元。
“金控牌照”新趋势
据公开信息显示,近年来,我国一些大型金融机构开展跨业投资,形成金融集团,部分非金融企业投资控股多家多类金融机构成为实际上的金融控股公司。在金融控股公司中,一些实力较强、经营规范的机构通过这种模式,提升了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
但在实践中,也有少部分企业盲目向金融业扩张,隔离机制缺失,金融业风险和实业风险交叉传递,风险不断累积。
因此,为有效隔离金融和实业,能够防范金融和实业风险交叉传染,促进企业规范可持续发展,2020年9月,央行发布《金融控股公司监督管理试行办法》,2021年6月,央行受理中信集团、光大集团设立金控公司的申请,标志着金控公司的实质性监管落地,金控公司迈向持牌经营的“新监管时代”。
然而,纵观中国金控集团的发展轨迹,中国战略与管理研究会会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信息网专栏作者方明江公开表示,金控集团在我国发展分为四阶段,历史可追溯到2002年。
方明江公开表示,自2002年-2007年为国企试点阶段,当时国务院批准中信集团、光大集团和平安集团作为金控试点;自2008年-2012年为国民共进阶段,一批民营金控集团相继成立,开启了民营资本向金融业渗透的趋势;到了2013年-2017年,多文件出台更是激发金控热情,无论是从大型央企、金融机构、民企、互联网公司还是到地方政府,对打造“金控平台”趋之若鹜。然而,也有一些平台发展方向偏离;自2018年至今,金控集团进入规范发展阶段,开始朝着规范化发展阶段迈进。
截至目前,人民银行共受理过5家机构申请设立金融控股公司的申请,中国中信有限公司、北京金融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及招商金控已获批,中国光大集团股份公司和中国万向控股有限公司仍在被受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