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相依为命”变成了“相依要命”
5月23日晚上,年仅45岁的女律师张某和她15岁的女儿在家过周末,女儿“贴心”地说要给妈妈按摩,妈妈开心地毫无防备,然后女儿拿出了早就准备好的绳子,从后面活活勒死了自己的母亲。
这一消息随后得到了当地警方的确认。5月26日,青岛市公安局工作人员向记者证实,确有此案发生,遇害者死后被装在行李箱中,其15岁女儿有重大作案嫌疑,已被警方带走。
张女士女儿自述称,学习压力大,母亲对其管教特别严厉,自己早想杀死她。
在把母亲杀死之后,女儿把妈妈塞进行李箱,反锁了家里的门,和母亲的尸体一起度过了两天,直到周一一早有人敲门,才东窗事发。
关于案件细节,青岛警方回应称:“案件正在调查中,因涉及未成年人,具体案情不便透露”
说起来,此类案件并非个例。
2016年,北大学子吴谢宇弑母案轰动一时。
吴谢宇的父亲早年因病去世,他和母亲相依为命。只因母亲“管的太严”,他残忍弑母。
2018年12月6日,湖南12岁的男孩吴某康亲手杀死了34岁的妈妈。
他竟然说,我又没杀别人,我杀的是我妈妈......我就是恨她,管的太严......
2019年3月18日,江苏省建湖县13岁男孩邵某将母亲杀害,原因是他玩手机游戏,不服母亲管教,双方发生激烈冲突。
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一个13岁男孩,小时候父亲患癌去世,母亲没有再嫁,母子俩相依为命。2020年2月24日,因琐事将36岁母亲杀害......
桩桩件件,令人痛心。归纳上述案件的共性,可以得出三点:
一、单亲家庭,母子或母女之间,都相依为命;
二、被害的对象都是母亲;
三、被害的原因多与管教过度有关。
呜呼,这些母亲,都把相依为命过成了“相依要命”。原因何在?
02
强势的妈妈,“不听话”的女儿
在《新京报》记者对被害张女士朋友的一篇采访中,可以勾勒出母女的画像和相处方式。
这位单身妈妈善良、温和、事业心强,为了女儿,几乎付出了所有。
与此同时,她也是一位强势的母亲,对女儿要求严格,希望女儿的人生完全按照自己的规划发展。
对成绩高要求:
疫情缓解,女孩回学校上课,学校统一考试后,女孩在年级排十多名。妈妈认为这个成绩没达到她的要求,她希望孩子必须在前5名,最好是前3名。
她对孩子的期望是,以后必须考上清华、北大、复旦这样的学校,大学毕业后还要读研究生或者出国。总之就是孩子将来要比自己强,要出人头地。
对沟通无能为力:
妇女节期间,母亲在女儿学校的微信公众号上发了一首诗,写道“女儿,看着我,别给我你的背影”。
女儿感觉在同学面前丢脸了。加上这首诗发表前没告诉她,她认为自己不受尊重。
母亲为此很郁闷,感觉有时候跟女儿没法沟通。
倾注所有的爱和精力:
母亲小时候就缺少爱,现在她要把所有的爱都给女儿。感觉她整个人的精力、财力都用在孩子身上。
单身的她把所有的心思都放在瑶瑶身上、放在事业上,根本没考虑再找个对象。
希望孩子听话:
母亲很要强,希望女儿听她的话,女儿稍微有点反驳,母亲就不愿意了,说不行,必须按照她的思路来。
孩子有时候会坐在那儿生闷气,不说话;有时候就会犟嘴,母亲觉得这就是“不听话”。
张某自己是个很好强的人,业务优秀,荣誉加身。作为离异单身母亲,她对自己的高要求如果转嫁到朝夕相处的女儿身上,就是对他人的高标准。
对成功的极度渴望、对他人眼光的在乎、对孩子学习的焦虑、对自己工作的奋进,让这位妈妈压力重重,而身边最亲的人——孩子,成了她们寄托全部希望和释放压力的出口。
可是,如果这些压力没有被合适地释放出来,就会伤人伤己:有时会表现为对孩子尖酸刻薄,口不择言;或者干脆把这份压力和不安全感转化成了满满的控制欲——我不允许你走错一步,我要你按照我的方式去做。
这份以爱和管教为名的责骂和控制只会让孩子窒息!
03
爱得太拼,被爱窒息
在网传的一篇《弑母女孩写给被杀母亲的一封信》中,女孩写道:
虽网传这封信是弑母女儿所写,但以小编来看,倒不像出在15岁孩子之手,太过透彻深刻和成熟了。
但我们依然可以从这封信中看出很多感悟,如信中所言,女儿用的绳子是物质的,而妈妈用的绳子是精神的。
如果精神上的绳子套得过紧,物质上的绳子就会现身,这也是因果所致。
爱是无条件的!切忌不能把孩子的表现作为自我情绪的“晴雨表”。
要懂得:孩子观察能力特强,而表达能力很弱。
当你的爱附加了条件,孩子自然能感觉到,只是他们不知道或者不敢把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久而久之,就成为横亘在亲与子之间的一道藩篱。
当孩子变成了证明父母能力和报复他人的“工具”,自我价值感也被狠狠地摔在地上,踩在脚下。如此遭遇,何谈自尊?又哪里来的自信?
信中说:而我扮演这个角色的代价就是:除了被要求、被期待、被控制,我从来就没有自己的自由和生活。我生活的色彩只剩下:焦虑、压力、担心妈妈失望、害怕妈妈指责。
一项调查显示,孩子产生心理问题与父母的职业有一定的相关性。
其中,教师、律师、会计师、警察、企业高管等职业的子女问题相对较多。
一方面,这与家长的工作性质和有效养育时间有关;
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社会角色和家庭角色切换的问题,这些职业的父母在工作中相对都比较强势,同时,他们会不知不觉将这种强势状态带回到家庭中,成为强势父母。
而强势父母在当今时代的家庭教育中,遇到了诸多问题和挑战。
04
当母爱变成枷锁
电影《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其中一个单元《茉莉的最后一天》讲述的也是母亲极端追逐分数的教育理念导致扭曲的亲子关系。
妈妈是海归硕士,不甘心为家庭付出所有变成家庭主妇,把期望寄托在两个女儿身上,于是她在家里各个地方都安装了摄像头,随时随地监视女儿们的生活学习情况。
大女儿在这种高压下纵身一跃结束了自己的花好年华。
我们多少次被教导“为你好”,被迫服从于长辈的自以为是。父母总是将自己未完成的目标强加在孩子身上,孩子必须成为父母所期望的更好的人。
尽管很多人不愿意承认,但正是因为父母对孩子的爱有条件,所以才会有情绪勒索。
成龙的私生女小龙女今天生活悲惨,与她母亲吴绮莉不无关系。
身为单身母亲,她在成龙不认女儿,不付生活费的现实面前,辛苦赚钱,送女儿去最好的贵族学校读书,给她最好的生活。
她说:
一个有爱,有责任感,家教严格的母亲,将爱化作了念念不忘的执着,制造了一出母女相爱相恨的悲情。
结果呢?小龙女曾试图割腕自杀过,吴绮莉只是笑说“不知道是不是现在流行割腕。”
英国心理学家克莱尔曾说:父母真正的成功,就是让孩子尽早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从你的生命中分离出去。
这种分离越早,你就越成功。
一个孩子完美的人生,是拥有选择权。
一个能决定自己人生的孩子,是幸福的,因为他拥有了选择自己人生的自由。
一个能让孩子自己做选择的父母,是明智的,因为他们放弃了自己的控制欲,敢于让孩子过自己的人生。
学会放手,让孩子独自面对生活的真相,才是父母最大的智慧。
就如女孩写给妈妈的信中所说的:如有来世,我做您的母亲。我一定会让您生活得轻松、快乐。因为轻松、快乐才是幸福,才是生活,争强好胜、成功、压力不是!
希望张妈妈一路走好,在九泉之下安息。安息吧,生前您一定太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