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志耘:论浙江方言文化的保护传承
核心提示:2017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提出“保护传承方言文化”的号
2017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提出“保护传承方言文化”的号召,方言文化的保护传承已成为政府高度重视、社会大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但作为新时代的一项新任务,具体该做什么、怎么做,迄今尚未形成明确的思路和有效的举措。本文根据浙江方言的具体情况,提出方言文化保护传承的一些初步设想,供大家参考。一 浙江方言及其研究概况
浙江全省通行汉语方言。浙江省的汉语方言以吴语为主,此外还有徽语、闽语、客家话、赣语、官话、畲话、九姓渔民船上话等方言或方言岛,方言岛主要分布在西南部山区。吴语分布在浙江、上海、江苏、安徽、江西、福建6个省市,面积最大、使用人口最多的就是浙江省。浙江省使用吴语的人口约有4181万人,占吴语总人口的57%。吴语内部包括6个片:太湖片、宣州片、台州片、金衢片、上丽片、瓯江片,在浙江省都有分布。浙江省境内的徽语主要分布在西部跟安徽省相邻的淳安、建德二县市(旧严州府淳安、遂安、建德、寿昌四县),此外还有众多由新安江水库(千岛湖)库区移民所形成的方言岛,浙江徽语自成一片(严州片),使用人口约有105万人,占徽语总人口的30%。闽语主要分布在南部跟福建省相邻的一些地区,使用人口约有160万人。此外还零散分布在浙江沿海的温州市辖区、瑞安、平阳、文成、玉环、温岭、象山、慈溪、舟山市部分岛屿以及西部内陆地区。闽语方言岛的移民主要来自闽南地区,不过很多是先移到浙南温州地区然后再转移到其他地区的。客家话方言岛分布在金华市辖区、衢州市辖区、龙游、江山、遂昌、松阳、云和、龙泉、泰顺、玉环等地,移民主要来自福建省西部长汀、连城、上杭等县。赣语方言岛分布在衢州市辖区、常山、淳安、建德等地,移民主要由江西省南丰县经广丰县辗转而来。官话主要分布在西北部跟安徽省交界的一些地区,使用人口约有55万人,其中河南移民官话最多,湖北移民官话次之,江淮官话洪巢片最少。此外还有象山县爵溪所里话、开化县华埠土官话、江山市廿八都话以及分布在其他地区(钱塘江—兰江—衢江以西)的河南、湖北官话和江淮官话方言岛。畲话是畲族使用的一种汉语方言。在浙江省主要分布在南部的景宁、丽水市辖区、云和、遂昌、泰顺、文成、苍南、龙游、金华市辖区等地,在西部建德、淳安、桐庐等地也有少量分布,约有17万人。浙江省的畲族主要是明清两代从闽东连江、罗源等地逐渐辗转迁来的。九姓渔民方言分布在新安江、兰江、富春江(七里泷)沿岸,在新安江、衢江的上游和富春江的下游也有少量九姓渔民居住。九姓渔民是一种水上居民,直到20世纪中叶才上岸定居,现不足千人,方言极度濒危。浙江省境内主要方言和方言岛的种类及分布情况见图1和图2。注:本图据《中国语言地图集》(第 2 版)“汉语方言卷·B2-10 浙江省的汉语方言”补改。原图建德市漏画(为白色),今已补。注:本图由北京语言大学黄晓东教授绘制。异于本县而与接壤之县相同的方言,不视为方言岛,例如常山、玉山境内的江山话。在浙江南部的苍南、泰顺、庆元等地,不处于吴语区域内部而与福建闽语区相连的闽语,不视为方言岛。浙江沿海岛屿上的闽南话、瓯江片吴语、台州片吴语,暂不视为方言岛。1927年,赵元任先生调查吴语,设33点,其中浙江14点,由此开启浙江方言调查研究先河。近一百年来,经过几代学者的辛勤努力,浙江方言的调查研究取得了巨大成就,积累了丰富珍贵的资料。据不完全统计,迄今已出版浙江方言研究专著近百部,发表论文约500篇。其中具有重要价值和影响的著作如:赵元任《现代吴语的研究》,傅国通和郑张尚芳总编《浙江省语言志》,李荣主编《现代汉语方言大词典》杭州、宁波、金华、温州卷,曹志耘主编《中国语言文化典藏》杭州、金华、江山、遂昌卷,以及《浙江方音集》(油印本)、《浙江方言词》《浙江吴语分区》《南部吴语语音研究》《吴语婺州方言研究》《吴语处衢方言研究》《浙北杭嘉湖方言语音研究》《处州方言的地理语言学研究》《浙南瓯语》《杭州方言志》《富阳方言研究》《绍兴方言研究》《鄞州方言研究》《余姚方言志》《舟山方言研究》《温岭方言研究》《温州方言志》《苍南方言志》《汤溪方言民俗图典》《徽语严州方言研究》《浙南的闽东区方言》《蛮话词典》《浙江畲话研究》《钱塘江流域九姓渔民方言》《浙江地名疑难字研究》等。2015年,教育部、国家语委启动“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在全国范围开展以语言资源调查、保存、展示和开发利用等为核心的各项工作。浙江省设88个县级调查点(包括部分旧县)、5个濒危方言调查点、7个方言文化调查点,共100个调查点。调查内容包括概况、语音、词汇、语法、话语、口头文化、地方普通话等,濒危方言点的调查内容更为全面系统,方言文化点则侧重于调查房屋建筑、日常用具、服饰、饮食、农工百艺、日常活动、婚育丧葬、节日、说唱表演等语言文化现象。所有调查条目均采用纸笔记录、录音、摄像三种方式记录保存,方言文化调查条目还采用照相方式拍摄保存地方名物、民俗活动等。语保工程工作全国统一规划,统一规范,严格管理,具有一致性和可比性。浙江省语保工程调查任务已于2019年底按时完成,并已推出部分成果,例如《浙江方言资源典藏》第一辑16本(衢州、嵊州、海盐、宁波、定海、余杭、东阳、丽水、遂昌、乐清、瑞安、庆元、诸暨、长兴、浦江、天台),《中国语言文化典藏》4本(杭州、金华、江山、遂昌),《中国濒危语言志》1本(江山廿八都话),以及“浙江乡音”平台。目前正在建设浙江语言资源库,编写《中国语言资源集·浙江》。语保工程是一项具有普查性、保存性的工程,浙江语言资源库和《中国语言资源集·浙江》都属于整体性、大规模语料汇聚的工作。在当今形势下,如何在现有基础上深入地、可持续地推进浙江方言文化调查研究、保存保护等方面的工作,特别是如何赶在传统方言文化大面积消亡之前有效地、实质性地推动和促进浙江方言文化的保护传承,是值得我们认真思考和面对的问题。下面拟从浙江方言研究和应用的基础建设、濒危方言和地方口头文化的抢救保存、方言文化产品的开发应用等方面提出笔者的初步设想。浙江境内的方言丰富多样,差异巨大,素以难懂著称,是方言的宝库和方言研究的宝地。如上所述,浙江方言研究成果丰硕,但由于缺乏总体规划和集体行动,长期以来以个人自发性研究为主,一些基础性、整体性、综合性的工作一直处于空白状态。面对如此复杂的一个方言地区,如果缺乏必要的基础性工具和资料,无论是学术研究,还是社会应用,都会显得捉襟见肘,窒碍难行。特别是,随着越来越多的社会大众参与到方言文化保护传承的行列中来,他们迫切需要了解本领域的基本情况,迫切需要易学易用的技术工具。因此,基础建设是一项绕不开的带有瓶颈性的工作,必须下决心、下力气做好。字典是最基本的工具书。但方言字典不仅在浙江,在全国也还是处于空白状态。随着社会大众“书写方言”的需求日益增长,方言字典的编写已成为当务之急。我们拟尝试以浙江省12个地级市政府所在地方言为基础,编写一部地区型、常用性、普及性的方言字典,以解决浙江方言使用者“写方言”的问题。我国民间存在多种汉语方言的注音方案,但大多缺乏规范,影响不大。我们试图在全面整理浙江省各地方言音系的基础上,使用统一的规则处理各方言里的读音,研制一套适用于全省方言的注音系统,并在此基础上调整制订各地方言的注音方案。方言注音方案将可用于方言读物、教材、词典、非遗记录以及其他方言文化产品和自媒体上。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语言学教研室编的《汉语方音字汇》收录全国20个汉语方言点、3000个字的字音材料,对照排列。自1962年出版以来,影响巨大,已成为汉语语音研究不可或缺的工具书。但以省为单位的方音字汇至今未见。本书拟仿照《汉语方音字汇》的体例,收录浙江省有代表性的20个左右方言点的字音材料,《汉语方音字汇》3000字全部收入,再酌收少量浙江方言中有特色的字音,以提供一部可方便查阅全省各主要方言常用字读音的工具书。作为《汉语方音字汇》的姊妹篇,《汉语方言词汇》收录全国20个汉语方言点、1230个词的词汇材料,对照排列。本书拟仿照《汉语方言词汇》的体例,收录浙江省有代表性的20个左右方言点的词汇材料,《汉语方言词汇》1230词全部收入,再酌收部分浙江方言中有特色的词汇,以提供一部可方便查阅全省各主要方言常用词说法的工具书。词典可以承载语言方言里最基本、最重要的语言和文化信息,是保护传承方言文化的一种非常重要和有效的手段。以往的方言词典以及方言词汇论著往往过于学术化,难以为普通老百姓所用。我们拟以县为单位(也酌情考虑旧县),按照统一规范,编写一种新型的方言词典,力求做到学术性与普及性兼顾,音像图文并茂,老百姓能用爱用。第一期拟先编写10本,以地级市政府所在地为主。方言地图是直观反映方言种类、方言特征以及相关历史、地理、政区、人口、移民等文化现象分布和演变的最佳方式。目前,除了全国性的《中国语言地图集》和《汉语方言地图集》以外,以省为单位的方言地图集尚未见到。本地图集拟收录全省各地约200个方言点(《汉语方言地图集》浙江90点,语保工程浙江100点,可一并纳入)、300个方言条目,并创新形式,将多种信息、多种媒体、多种功能融为一体,力求成为一种新型方言地图。在语保工程调查基础上,将全省所有语保调查点的全部字词句语料对照排列,分语音、词汇、语法三卷,是全省方言语料对照集。此项任务已纳入“中国语言资源集(分省)”计划统一实施。在语保工程调查基础上,将全省所有语保点调查所得的所有资料汇入数据库,并增加其他相关方言文化资料,经科学整理加工,建成大规模、可持续增长的多媒体方言文化资源库,使之成为准确、权威、开放、共享的浙江方言文化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为政府、研究者和社会大众提供各方面的服务。此项任务也放在语保工程中规划实施。方言文献包括研究文献(专著、论文、学位论文、调查报告)、民间文献(民间研究者成果、文化读本、乡土教材)、方志、方言文艺作品等。浙江省作为文化之邦,相关文献也十分丰富,但一直未有人做过专门的搜集整理。我们已利用endnote系统初步建立了浙江方言文献库和查询系统,可根据方言点、关键词等便捷查找相关文献。今天,我国各地汉语方言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生变化,许多方言趋于濒危或面临消亡。浙江因交通、经济、文化相对发达,其方言消亡的速度比起其他地区来更快。有一项“各地本土出生人士方言使用情况调查”结果显示,6—20岁能够熟练使用方言人群比例,吴语区居全国最低,其中苏州2.2%,上海22.4%,浙江三地中杭州9.2%,温州7.3%,宁波4.6%,低于除苏州外的全国所有城市。在杭州市省府路小学,一个40名学生的班,只有一两个人会说地道的杭州话。一个31名学生的班,能听懂“杭州话,你还来不来赛?”这句话的只有6人。城市如此,农村的情况也不容乐观。笔者在老家金华汤溪一带看到,在城镇化浪潮席卷之下,绝大部分小孩已离开农村前往城镇读书,农村小学已经空心化,例如婺城区塔石乡,今年整个乡报名在本乡小学入学的新生只有2人。随着年轻人的离开,农村方言后继无人,很快将成为历史绝唱。在浙江境内尤其是在西南部山区,除了连片分布的吴语、徽语以外,还存在着大量零散分布的方言岛。(参看图2)方言岛因处于当地强势方言的包围之中,生命力更为脆弱,基本上都已处于濒危状态。方言是地域文化最重要的载体。由于方言地区普遍缺乏书面文献传统,一个地方的历史、思想、知识、艺术和民俗只能通过口头代代相传。这些宝贵的精神文化信息就体现在方言本身以及以方言为媒介的各种口传文学艺术形式里。以往的方言调查很少关注和涉及口头文化部分,而民间文化研究者由于缺乏语言学专业知识和技能,对地域文化中涉及方言的部分往往要么回避,要么仅用普通话记个大概(比如以前搜集出版的谚语和民间故事),致使方言文化的精髓和韵味严重丧失。在这种严峻的形势下,除了常规的、统一的保存保护工作以外,急需对濒危方言、地方口头文化开展专门的抢救性调查保存工作。为了更好地做好方言文化保护传承工作,除了全面记录方言本体面貌以外,还必须通过高质量的音像摄录记录保存,并进行方言学的文字和音标转写,以给后世留下当地方言文化的真实面貌和实态情景。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唯有这样的实态资料才最具有传世的价值。下文说的“音像典藏”就是指在方言调查的过程中,利用录音、摄像的手段收集保存方言文化资料,并进行方言学的整理加工,以达到“实态保存,永久使用”的目的。在浙江的濒危方言(主要是方言岛)中,选择最有代表性、最濒危的一批点,开展全面系统深入的调查记录,并通过音像摄录方式记录保存其实态语言生活和使用情况,编写出版《浙江省濒危方言志》系列丛书,内容和形式参照商务印书馆最近出版的《中国濒危语言志》丛书(曹志耘总主编)。第一期拟先编写10本。各地都存在大量的方言俗语、谚语、故事(包括传说、掌故)等民间口头文学,这是历经千百年积淀和传承下来的珍贵的精神文化遗产,如今正在快速流逝,即将失传。我们要做的工作是,利用先进的摄录设备和技术把它们记录下来,再进行科学的整理加工,使之成为可阅读、可使用的熟语料。地方歌谣、曲艺、戏剧、吟诵等艺术形式都是以当地方言为媒介的,但以往很少有人从方言的角度进行搜集、整理和加工,即使有人试图打出方言字幕,结果也是不方不普,不伦不类,很难让人真正体味到方言的美感和趣味。我们可以在音频视频的基础上严格地转写出方言文字、音标(或方言注音),使人们不仅看得懂,而且还可以跟着音标用方言学唱。在当今迅速城镇化、现代化的进程中,一个地方的历史和传统民俗、手艺、行当、游戏等最好都能够用口述的方式保留下来。但以往做口述的时候对讲述人的语言可能并无要求,有时为了好懂起见甚至要求说普通话。其实只有用自己的方言来讲述自己的生活才是最自然、最真实的,也是最有价值的。当然,方言语料的转写是一项非常繁重的专业性工作,但这些口述语料对于方言的研究和保存来说也是无价之宝。上述基础建设、抢救保存工作无疑都是极为必要的,但其直接和主要作用仍在于保存,而非传承发展。对于方言文化而言,最好的保护传承是使用,是在使用中保护,在使用中传承。如果方言有更大的使用空间,有更多的人在更多的场合和时间去使用它,将能不治而愈,不保而保。但不幸的是,事实正朝着与此相反的方向在发展,而且只会越来越严峻。面对这个事实,我们不妨退而求其次,那就是开发应用。所谓“开发应用”,是指面向社会大众研发方言的文化产品和服务,提供给社会大众使用,以达到“由应用促使用”“从应用到使用”的目的。在开发应用方面,浙江方言在地方戏(如越剧、婺剧、绍剧、甬剧)、地方曲艺(如绍兴莲花落、金华道情、宁波走书、温州鼓词)、民歌、民间故事当中长期使用,影响深广。近年来,也出现了一些方言歌曲、电影、情景剧、纪录片、综艺节目等方言文艺形式和广播电视方言栏目,出版了一些普及性的方言文化读物,深受社会大众欢迎。在一些地区,民间自发筹建了方言博物馆、老古话讲堂等。杭州、余杭、嘉兴、海盐、宁波、天台、汤溪等地的小学、幼儿园探索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校园方言文化活动,汤溪小学还编印了《汤溪方言与文化》教材(低、中、高三段)。方言文化的开发应用已具备一定的氛围和基础,还可在诸多方面进一步深化。供当地小学生和干部群众阅读的通俗读物。内容包括当地方言概况、常用字词、口头文化作品、方言文化趣谈,以及该方言使用者学习普通话时需要特别注意的地方和要领等。拟选若干点作试点。小学校本教材。内容包括当地方言概况、方言注音方案、常用字词句、方言文化等,方言语料应使用方言注音方案标音,并提供音频,可通过扫描二维码的方式播放。拟选若干点作试点。以方言文化为主题,通过人物、故事,以艺术的形式呈现一种方言文化的基本面貌和主要特色。可以是全省性或地区性的,也可以按方言种类分。第一期拟以地级市为单位,先拍摄12部。与此同时,也可以发动社会大众特别是年轻人拍摄专业性、艺术性要求较低的方言文化短视频。在国内,语言博物馆、方言文化博物馆还是一种新兴事物,如何建设和运营仍面临诸多难题。不过,浙江作为一个文化大省、方言大省,一座浙江方言文化博物馆应是不可或缺的。当然,鉴于方言文化的特殊性,博物馆的形式需要大胆创新,也可以考虑借鉴生态博物馆、体验馆、体验区的理念和做法。目前开展的方言文化活动主要有儿童游戏、方言故事竞赛、方言歌曲大赛、方言电影节、志愿者实地调查和宣传推广等。实际上,方言文化活动形式多样,方式灵活,空间广阔,涉及人员广泛,是方言文化保护传承的非常有效的途径。方言文化产品可着重从文化和科技两方面去开发,当然两方面也可以结合起来。除了上文所提及的一些应用以外,又如方言歌曲、影视、节目、方言表情包、方言音像家谱、方言文化旅游产品(纪念品、导游服务、方言文化游)、方言语音导航、方言语音翻译、方言机器人、公安刑侦和国安用方言鉴别系统等,可以说空间非常广阔。文章选自:曹志耘,2021,论浙江方言文化的保护传承,《浙江社会科学》第2期。
本文地址:http://yejunbin01.xhstdz.com/news/3181.html
物流园资讯网 http://yejunbin01.xhstdz.com/ , 查看更多
特别提示:本信息由相关用户自行提供,真实性未证实,仅供参考。请谨慎采用,风险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