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考备考——2023年全国新高考I卷、II卷古代诗歌阅读题研析(语句理解+有我之境)
(学生稿)
【2023年新高考全国I卷语文真题】
四、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答友人论学
林希逸
逐字笺来学转难①,逢人个个说曾颜②。
那知剥落皮毛处,不在流传口耳间。
禅要自参求印可,仙须亲炼待丹还。
卖花担上看桃李,此语吾今忆鹤山③。
【注】①笺:注释。这里指研读经典。②曾颜:孔子的弟子曾参和颜回。③鹤山:南宋学者魏了翁,号鹤山。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的首联描述了当时人们不畏艰难、努力学习圣人之道的学术风气。
B.诗人认为,“皮毛”之下精要思想的获得,不能简单依靠口耳相传。
C.颈联中使用“自”“亲”二字,以强调要获得真正学识必须亲自钻研。
D.诗人采用类比等方法阐明他的治学主张,使其浅近明白、通俗易懂。
16.诗的尾联提到魏了翁的名言:“不欲于卖花担上看桃李,须树头枝底方见活精神也。”结合本诗主题,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解读题目,明确答题要点:
答案:
参考答案:
【2023年新高考全国Ⅱ卷语文真题】
四、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湖上晚归
林 逋
卧枕船舷归思清,望中浑恐是蓬瀛。
桥横水木已秋色,寺倚云峰正晚晴。
翠羽湿飞如见避,红蕖香袅似相迎。
依稀渐近诛茅地[注],鸡犬林萝隐隐声。
【注】诛茅地:诗中指人的居所。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人描写自己乘船归家途中所见,笔下画面随着行程逐次展开,自然流畅。
B.诗人眼中的景物在秋日余晖的映照之下,有动有静,多姿多彩,令人愉悦。
C.诗人如处仙境的感觉被人居之地的鸡鸣狗吠之声破坏,心情也发生了变化。
D.诗人调动多种感官,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描写,状物生动,笔触鲜活而细腻。
16.王国维说:“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这一观点在本诗中是如何得到印证的?请简要分析。
解读题目,明确答题要点:
答案:
参考答案:
2024年高考备考——2023年全国新高考I卷、II卷古代诗歌阅读题研析
(教师稿)
【2023年新高考全国Ⅰ卷语文】
四、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答友人论学
林希逸
逐字笺来学转难①,逢人个个说曾颜②。
那知剥落皮毛处,不在流传口耳间。
禅要自参求印可,仙须亲炼待丹还。
卖花担上看桃李,此语吾今忆鹤山③。
【注】①笺:注释。这里指研读经典。②曾颜:孔子的弟子曾参和颜回。③鹤山:南宋学者魏了翁,号鹤山。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的首联描述了当时人们不畏艰难、努力学习圣人之道的学术风气。
B.诗人认为,“皮毛”之下精要思想的获得,不能简单依靠口耳相传。
C.颈联中使用“自”“亲”二字,以强调要获得真正学识必须亲自钻研。
D.诗人采用类比等方法阐明他的治学主张,使其浅近明白、通俗易懂。
【答案】15.A
【解析】15.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内容,赏析诗歌语言、手法的能力。
A项考查考生对诗歌首联内容的理解,这一联主要是概述当时学风,指出这种学风本质上是一种趋易避难的表现,“笺”在这里解释为“注释”。作为一种注释体例,历史上首次出现的是郑弦为《毛诗》所做的“郑氏笺”,因此“笺”这个概念从一开始就带有浓厚的经学意味。在本诗中,所谓“逐字笺来”指的正是逐字逐句的研读儒家经典,由于经典年代久远,研读起来当然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因此当时的学者纷纷选择了一条相对简单的路,那就是从孔门后学的学说入手,也就是诗中所说的“说曾颜”。首联的上下两句有一定的因果关系,当时学风的形成一定程度上是“学转难”造成的,两句中都不包含“不畏艰难”的意思,A项为错误项,需要说明的是,考生可能因为缺乏背景知识而不能准确理解“说曾颜”,但仅从字面上也足以判断正误,并不妨碍对此题的作答。B项考查考生对颔联内容的理解,颔联内容承接首联而来,指出当时的学人都在孔门弟子之后的儒家学者身上下功夫,却没有认识到后世的儒家学说比起经典中所蕴含的圣人之道已是隔了一层,真正的思想精髓会随着多次传播逐层递减,“皮毛”指表层的、肤浅的知识。深刻的思想内涵只有在“剥落皮毛”之后才能出现。是无法靠口耳相传获得的。C项考查考生对诗中关键字词含义的理解,正因为圣人之道的思想内涵无法依靠口耳传播,那么只学习前代学者的见解就远远不够了,必须摆脱前人的束缚,回规本原,自己去领会体悟,正如理学家魏了翁所说:“须从经学字字看过,思所以自得。不可只从前贤言语上作功夫。D项考查考生对诗歌表达方法的理解,诗人为明白易懂地表达出自己的自学观点,使用了多种表现手法,最为突出的就是在颈联连续指出两个例证来与自己的治学主张作类比,宋代思想界有“三教合一”的趋势,读书治学者对佛老之学都不陌生,所以诗人指出,正如禅理要亲自参悟,仙道要亲自修炼方能最终成就一样,孔门之学也要亲自钻研思考,方有结果。
16.诗的尾联提到魏了翁的名言:“不欲于卖花担上看桃李,须树头枝底方见活精神也。”结合本诗主题,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解读题目,明确答题要点:
题目是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由题干可知,首先要把握魏了翁名言的意思。“不欲于卖花担上看桃李,须树头枝底方见活精神也”是说在树头枝底观赏桃李才能体会到其活泼泼的精神状态。接着把握本诗尾联的内容并结合诗歌的主题来谈自己的理解。“卖花担上看桃李,此语吾今忆鹤山”是说大家在肩挑的担子上观看鲜花,在喧闹的酒楼上欣赏音乐,根本想象不到桃李绽放的盛况,也不可能体会到丝竹管弦的精妙。结合诗歌的标题“答友人论学”可知,此处用“看桃李”来喻指做学问,以“树头枝底”来喻指学问的本源,诗人以此说明要想获得学问的真谛需要回归本源,这就如同观赏桃李,卖花担上的桃李虽美,但离开“树头枝底”,没有了活力,唯有到树头枝底才能体会到其活泼的精神状态。
对应知识点:
语句的理解——语句意思(表层义、深层义、比喻义、象征义)+文中内容的体现
参考答案:
16.①卖花担上的桃李花虽然美丽,但已失去根基,只有枝头树梢上的花朵才能使人感受到它的生机活力;②读书治学不能满足于道听途说,要认真阅读原典,深刻体会其精神内涵。
【解析】16.
“卖花担上看桃李”似乎是宋人习用之语,北宋文学家欧阳修在他的《六一诗话》中就引用当时人的两句诗:“卖花担上看桃李,拍酒楼头听管弦。”意思是说,大家在肩挑的担子上观看鲜花,在喧闹的酒楼里欣赏音乐,根本想象不到桃李绽放的盛况,也不可能体会到丝竹管弦的精妙,到了南宋,理学家魏了翁则从治学的角度再次引用这种说法,加深了其内涵,为老翁的话保存在一封他与友人论学的书信中:“向来多看先儒解说,近思之,不如一一自圣经看来。盖不到地头亲自涉历一番,终是见得不真。又非一一精神实践,则徒为谈辨文采之资耳。来书乃谓只须祖述朱文公诸书,文公诸书,读之久矣,政缘不欲于卖花担上看桃李,须树头枝底方见活精神也。”明确指出,“先儒”,包括身负“当代圣人”评价的朱熹,他们对孔子思想的阐发不是不值得肯定,但从接受这角度来说,并非根本所在,就好像是卖花蛋上的桃李,虽然缤纷绚烂,但活力已经不再;唯有回归本原,亲力亲为,方能获得学问真谛,就如同在枝头枝底欣赏桃李,方能体会到其活泼的精神,这样的主张与诗人是完全一致的,甚至可以说,林希逸的诗就是魏了翁理论主张的另一种表达,理解了“卖花担上”的桃李与“树头枝底”的桃李之间的区别以及各自的象征意味,就理解了诗歌尾联中提到的魏了翁的话,林希逸以此作为诗的结尾,也表达出他对前辈学者的认同与仰慕。
答友人论学
林希逸逐字笺来学转难,逢人个个说曾颜。那知剥落皮毛处,不在流传口耳间。
禅要自参求印可,仙须亲炼待丹还。卖花担上看桃李,此语吾今忆鹤山。
注释:1.论学:论说学问。《礼记·学记》:“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 孔颖达疏:“论学,谓学问向成,论说学之是非。”2.林希逸:宋福州福清人,字肃翁,号竹溪、庸斋。理宗端平二年进士。善画能书,工诗。淳祐中,为秘书省正字。景定中,迁司农少卿。官终中书舍人。有《易讲》、《考工记解》、《竹溪稿》、《鬳斋续集》等。3.逐字:一字一字地。4.笺:对文字内容进行注解或表达个人见解。5.转:反倒,反而。6.曾颜:曾参和颜回的并称。皆孔子弟子,以德行著称。7.那:今作“哪”。8.剥落:脱落。《汉书·五行志中下下》:“今十月也,李梅当剥落,今反华实,近草妖也。”9.皮毛:人的皮肤和毛发。泛指人体的浅表部分。比喻表面的、肤浅的东西。多指学识。10.流传:传下来;传播开。11.禅:佛教语。梵语“禅那”之略。原指静坐默念 。此处指佛理。12.参:领悟;琢磨。参禅,佛教禅宗的修行方法。通过静心思虑,排除杂念来参悟佛教的“妙谛”。13.印可:佛家谓经印证而认可,禅宗多用之。亦泛指同意。《维摩诘经·弟子品》:“若能如是宴坐者,佛所印可。”14.炼:烧制,提炼。15.丹还:即还丹,道家术语,丹砂烧成水银之后,放置到一定时间水银又还原成丹砂,叫还丹。九还丹或九转丹,即经过九次提炼而成的丹药。16.桃李:桃花与李花。17.鹤山:宋 学者 魏了翁 的号。魏了翁(1178年6月25日-1237年4月14日) ,字华父,号鹤山。邛州蒲江县(今属四川)人。南宋理学家。宋·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三:“ 西山 、 鹤山 之抱负,诚未可厚诬也。”按,
西山 ,指 真德秀 。18.卖花担上看桃李:应为当时常用语,指时人“讲性理者,亦几于舍六经而观语录。甚者将程、朱语录而编之若策括策套”即只求理学诸书翻录一遍就空谈心性的求学习气。鹤山先生魏了翁在《答周监酒》中说:“见得向来多看先儒解说,近思之,不如一一自圣经看来。盖不到地头亲自涉历一番,终是见得不真。又非一一精体实践,则徒为谈辨文采之资耳。来书乃谓只须祖述朱文公诸书,文公诸书,读之久矣,政缘不欲于卖花担上看桃李,须树头枝底方见活精神也。”又:宋代马廷鸾(1222-1289)《题张氏勤有堂》:“世间义理尽无涯,桃李春风总一家。最恨一般浮浅学,卖花担上漫看花。”
译文:
答复友人关于治学的论述
林希逸
如果想通过对每个字进行注释来学习儒家经典,并领悟儒经真意,反而会很艰难。当今,一个个的“儒学大师”,每逢遇到他人,
张口曾参,闭口颜回。哪里知道,他们浅薄的皮毛之见脱落的地方(便暴露出他们的无知)。儒家经典的真意,其实并不存在人们口耳相传的话语之间。佛理要自身去参悟去求印证,仙丹须亲自烧炼并等待丹药的还转。我直至今日还记得鹤山先生魏了翁对这些儒学大师的绝妙评价:他们只是在卖花人的担子上见过桃花李花(至于桃花李花是树上长的还是草上长的,他们是不关心的)。赏析:
这是一首酬答诗,诗人对友人关于治学的论述作出了答复。 首联主要写诗人对“逐字笺来”的治学方法的态度。逐字笺,即一个字一个字地注释,并以此方式来学习儒家经典、探寻儒家奥义。学转难,学习起来反倒是难以领悟儒家真谛的。这暗示了诗人对这种治学方法的否定。就实际情形来看,通过别人逐字注解来把握文章主旨的方法,当然是既蠢笨又可笑的,以此来治学,只会是缘木求鱼,自然是无法领悟文章的真谛的。从深层上说,这实际上是中国文化中常见的论题之一,即言意之辩。究竟是言可尽意还是言不尽意,经过长久的争论,最终“言不尽意”获得大多数人的认可。正如庄子“言筌”的比喻,言只是“筌”,只是捕鱼的工具与媒介;而经义的旨意是“鱼”,是使用筌的目的。读书是为了获得“鱼”,即经义的旨意。倘不正视这一事实,只在“筌”上穷下工夫,只能距圣人的旨意愈来愈远。以此观之,“逐字笺”的治学方法自然是不可取的。下句中,写生活中的现象。那些只翻过语录、语类一类解说儒家经典的书,从未摸过儒家典籍的却自诩为“大师”的人,遇见他人,张口闭口都是曾参颜回。在这里,诗人准确地捕捉到“大师”们高谈阔论的典型情态,生动地再现了“大师”们自以为是洋洋自得的“风貌”,在看似平静的叙写中,委婉地流露出诗人的揶揄、嘲讽之情。 颔联指出“大师”们的浅鄙。上句中,“皮毛”本指表面的、肤浅的东西,此处即指上文的“曾颜”。剥落,即剥去剔落或脱落。剥落皮毛,即皮毛剥落。在这里,指剥去曾子、颜子这些表面的东西。那知,今作“哪知”,哪里知道。这句话的意思是,哪里知道曾子、颜子这些表面的东西脱落后的“大师”(就如同表面的金粉彩饰脱落后的神佛菩萨一样,显露出了木质泥胎的“真身”),包含着诗人对“大师”们的揶揄与嘲弄。下句中,真正的主语,应为“儒家经典的真义”。诗人指出,儒家经典的真义不存在于口耳流传的话语中,甚至不存在于儒家经典的字句中。这样写,与首句形成呼应,再次强调“意在言外”,株守词句,无疑画地为牢;言必称曾颜,可能只是欺世盗名。 颈联以“参禅”“修仙”为例,阐述自己治学的观点。诗人说,学习儒家经典,探寻儒家宗旨,就像参禅和炼丹,要自己去参悟、烧炼,并在这一过程中体会佛法妙谛或炼成可以长生的九转金丹。作为南宋颇有影响力的理学家,林希逸“置身儒学,参引释道”,治学极具个性。在此,诗人以“参禅”“修仙”为例,阐述学习儒家经典的方法,就不难理解了。在此,诗人强调了两点:首先,是要亲身、亲自地参禅、炼丹,换言之,要自己去读儒家的典籍,而不是只读那些名家大家的“语录”“语类”。梨子什么味道,还是要自己尝一尝,而不能拾人牙慧、啜人唾余。其次,是要参悟、烧炼,要去伪存真弃其糟粕,方能求得印可炼成神丹。换言之,学习儒家经典同样需要参悟烧炼,要抽剥茧披沙拣金,方能体悟把握儒家的奥旨妙义。这当然与上文的逐字笺注、浅尝辄止的作法截然不同,集中地表达了诗人治学的态度与方法。 尾联引用魏了翁的名言进一步强调自己的观点。尾联的正常语序应为:吾今忆鹤山卖花担上看桃李此语。鹤山,指南宋理学大家魏了翁,他曾在《答周监酒》中把当时的读书人多看儒家解说而不读儒家典籍的行为比作“卖花担上看挑李”,以此批评他们急功近利的治学风气。诗人在旧话重提,一方面是援引魏了翁的话来论证自己的观点,增强观点的权威性与说服力;一方面是借助魏了翁的话,再次强调道阅读儒家典籍并在其中参悟儒家真谛的重要性,从而更加鲜明地表达自己治学的态度与方法,对友人作出有力、有理的答复。
【2023年新高考全国Ⅱ卷语文真题】
四、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湖上晚归
林 逋
卧枕船舷归思清,望中浑恐是蓬瀛。
桥横水木已秋色,寺倚云峰正晚晴。
翠羽湿飞如见避,红蕖香袅似相迎。
依稀渐近诛茅地[注],鸡犬林萝隐隐声。
【注】诛茅地:诗中指人的居所。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人描写自己乘船归家途中所见,笔下画面随着行程逐次展开,自然流畅。
B.诗人眼中的景物在秋日余晖的映照之下,有动有静,多姿多彩,令人愉悦。
C.诗人如处仙境的感觉被人居之地的鸡鸣狗吠之声破坏,心情也发生了变化。
D.诗人调动多种感官,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描写,状物生动,笔触鲜活而细腻。
【答案】15.C
【解析】15.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
A项考查考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诗歌主要写诗人乘舟归家时途中所见。首领点出诗人悠闲的状态及心理感受,从颔联开始展开对途中景物的描写。诗中分别写到水面上横卧的木桥、岸边倚山而建的寺庙,被奖声惊动从水面上飞起的翠鸟、摇曳在微风中飘散出幽香的红莲,以及不远处林萝遮陛下的竹篱茅舍,从中隐隐传出的鸡鸣犬吠,恰如一个个分镜头,随着诗人的视野逐次展现在读者眼前。B项考查考生对诗歌描写对象中情感因素的把握。诗的题目已标明“晚归”,诗中又反复提到“秋色”“晚晴”,一种天高气爽,余晖残映的怡人氛围弥散于全诗,而在这种氛围下的各种景物,有的静卧于水上,有的斜倚干峰前,有的掠水飞过,有的随风轻摇;不论是动是静,他们都仿佛有了生命,与诗人发生着精神上的交流与互动,莫名地触发起人心底里的喜乐与欢欣。C项考查考生对诗歌艺术境界的体悟。诗歌进入尾声,诗人短暂的旅程也接近结束,暮色中也已隐约看到湖岸边的人居之地。虽说是人居之地,但这里不同于长街闹市,没有广厦华屋,望中只是错落杂生的林木与纵横纠缠的藤萝,唯有依稀入耳的鸡犬之声提醒这里有人烟存在,几声鸡鸣犬吠不仅不让人觉得喧闹,反倒强化了此地的静谧清幽之感。这里仍然是诗人眼中“蓬瀛”的一部分,诗人的感觉没有被破坏,心情没有变化。D项考查考生对诗歌表达方法的认知,全诗围绕诗人湖上归途的所见展开,但确切的说,出现在诗中的各种景物并不都是诗人“看”到的,而是通过作用于诗人的多种感官被“感知”到的,不必说鸡犬之声作用于听觉,幽幽荷香作用于嗅觉,那都是很容易体会到的,只说那只被诗人的坐船惊起、倏然飞过视野的翠鸟,翅膀上抖落的水滴落在湖面上,不是也让人仿佛听到了一道清脆的声响吗?
16.王国维说:“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这一观点在本诗中是如何得到印证的?请简要分析。
解读题目,明确答题要点:
首先,理解王维观点,“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用自己的眼光、情感来看事物,所以万物都带有我自己的主观色彩。这是“有我之境”。其次,文中哪些物中有“我之色彩”,“ 我”之色彩为何。
参考答案:
16.①诗人心境澄清:首句以“归思清”三字点出归家途中诗人的内心状态,此时的他心如止水,平和静谧;②心境投射出仙境:受心境影响,诗人眼中的桥、寺、翠羽、红蕖等,或宁静安详,或灵动明快,仿佛有了感情,令人如入“蓬瀛”。
【解析】16.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观点态度,鉴赏诗歌内容、情感的能力。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阐述著名的“境界”论时指出: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有我之境也。'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无我之境也。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物,为我何者为物。”此论虽然是针对词这种特殊文体而发。却具有普遍的理论意义,可以在很多文学作品中得到印证,本试题的阅读材料所呈现出的就是典型的“有我之境”。要分析诗歌如何印证了王国维的理论,必须明确“我色彩”为何,又如何“著我之色彩”。诗歌开头交代写作背景,直接展现诗人“归思清”的心境,这便是诗歌中的“我之色彩”;诗人在这样的心境引领下,所关照的各种景物无一不染上了诗人的情感色彩,日常习见的景物在诗人眼中幻化成了蓬瀛仙境,带上了“我之色彩”。颔联以下的描写均围绕首联确定的这个基调展开,逐次出场的不仅仅是一个个客观实在的景物,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外部投射。
诗歌首联“卧枕船舷归思清”,写诗人头枕船舷,归意极浓。“卧枕”二字写出诗人姿态的随意,表露内心的愉悦闲适。正因为这样的心境,使诗人眼中所见都带有了主观色彩。
首先是“望中浑恐是蓬瀛”,诗人举目四望,周围碧波荡漾、云雾茫茫,小船好像正在蓬瀛仙界里穿行。这山这湖诗人并非首次见到,但因为要回到家中,心情愉快,因而眼中所见景色也格外美丽。
接着写“桥横水木已秋色,寺倚云峰正晚晴”,时值秋天、色彩斑斓,小桥流水、山寺云峰,都在夕阳晚照之中显得非常宁静,它们似乎都不想打搅诗人的思绪,也好像正享受着璀璨晚霞的沐浴。“桥横、寺倚”,表现出景物悠然的状态,也委婉地抒写出作者并不急于回家,而是很喜欢这种幽静和安闲的行程。其实自然景物并不带有感情色彩,正因诗人自己内心的宁静闲适投注其上,在诗人眼里景物才呈现出悠然、宁静的状态。
最后是“翠羽湿飞如见避,红蕖香袅似相迎”,刚下过一阵小雨,鸟儿的翅膀湿漉漉的,正安静地栖息在水草边。客舟的船桨惊动了它,鸟儿赶紧振翅飞走。湖面上微风轻拂,粉红色的荷花姿态婀娜,仿佛正在热情地欢迎诗人的归来。作者采用拟人手法,“如见避、似相迎”,细腻生动地展现了湖面上的动植物,也传达出诗人愉悦的心情。如果诗人归心似箭,就会心有旁骛,不可能如此细心地进行观察和描摹。
赏析
湖上晚归 林逋卧枕船舷归思清,望中浑恐是蓬瀛。桥横水木已秋色,赤倚云峰正晚晴。翠羽湿飞如见避,红蕖香嫋似相迎。依稀渐近诛茅地,鸡犬林萝隐隐声。
注释:1.林逋:宋杭州钱塘人,字君复。善行书,喜为诗,多奇句。卒,仁宗赐谥和靖先生。有《和靖诗集》。
林逋少孤力学,好古,通经史百家。书载性孤高自好,喜恬淡,自甘贫困,勿趋荣利。及长,漫游江淮,40余岁后隐居杭州西湖,结庐孤山。常驾小舟遍游西湖诸寺庙,与高僧诗友相往还。以湖山为伴,相传20余年足不及城市,以布衣终身。每逢客至,叫门童子纵鹤放飞,林逋见鹤必棹舟归来。丞相王随、杭州郡守薛映均敬其为人,又爱其诗,时趋孤山与之唱和,并出俸银为之重建新宅。与范仲淹、梅尧臣有诗唱和林逋终生不仕不娶,无子,惟喜植梅养鹤,自谓 '以梅为妻,以鹤为子',人称'梅妻鹤子'。2.归思:回归的念头。3.望中:视野之中。4.浑:简直。5.蓬瀛:péng yíng蓬莱和瀛洲 。神山名,相传为仙人所居之处。亦泛指仙境。6.晚晴:谓傍晚晴朗的天色。7.翠羽:指翠鸟,指有着翠色羽毛的鸟儿,以局部指代整体,古诗词中常用的借代手法。8.见避:避我。见,相当于“我”。9.红蕖:hóng qú红荷花。蕖,芙蕖。10. 嫋(niǎo):同“袅”,形容烟气缭绕上腾的样子。11.依稀:隐约;不清晰。12.诛茅地:芟除茅草。引申为结庐安居。诗中指诗人的居所。13.隐隐:隐约不分明貌。
林萝:藤蔓植物。
【翻译】
相枕而卧在船的边缘,乘着小舟,回家的思绪很清静,风景如画,想望之中还恐是蓬莱和瀛洲的仙境。长桥横贯湖面,浸透在湖水里树木都已经是秋天的颜色,寺庙倚靠在云雾缭绕的山峰正是傍晚雨后初晴。翠鸟羽毛因湿重而低飞,又好像故意避免与诗人的船只相见,以防阻挡诗人归家的路,粉红色的荷花香气袅袅,似乎是在欢迎诗人回家。隐隐约约慢慢地靠近有人居住的地方,林间藤萝缠绕处,依稀传来了鸡和狗的叫声。
【赏析】
本诗写诗人秋日傍晚乘舟归家所见,于景物描写中见出诗人的恬淡心情。
首联“卧枕船舷归思清,望中浑恐是蓬瀛”,描绘了一幅宛如仙境的湖上泛舟图。躺卧船中,头枕船舷,回家的念头清清如水。眺望远处的景色,仿佛是仙境蓬瀛。
颔联“桥横水木已秋色,寺倚云峰正晚晴”,描写眼前的景色。长桥卧波,霜叶似火,秋色怡人,夕阳如血,云峰斜倚,晚晴正好。小桥、流水、林木、远山、寺庙都笼罩在夕阳的余晖中,幽远宁静。小桥与寺庙都是静止的,诗人以“横”和“倚”两个动词修饰,整个画面便显得更加鲜活灵动,炼字绝妙。
颈联“翠羽湿飞如见避,红蕖香嫋似相迎”,以拟人手法描绘湖上的动植物,侧面烘托了诗人此时的愉悦心境。诗人的小舟惊动了栖息在水边的鸟儿,它们振动着翅膀,急急忙忙地飞走了;鲜红的荷花,迎风招展,姿态袅娜,散发着迷人的芳香,仿佛在欢迎着诗人。“翠羽湿飞”“红蕖香嫋”都是湖上常见的一幕,诗人赋予了它们以人的情感,生动细腻,给人以美的享受。“一切景语皆情语”,可见此时诗人心情之喜悦。
尾联“依稀渐近诛茅地,鸡犬林萝隐隐声”,诗人从听觉角度着笔,描写了居所环境。诗人的居所渐渐清晰可见,鸡犬的声音隐隐约约从林中藤蔓中传来。正如桃花源中的“阡陌交通,鸡犬相闻”,一幅宁静祥和的田园生活图便跃然纸上。途中景色宛如仙境,固然令人陶醉,但那鸡鸣犬吠的田园居所更是诗人心中的乐土。
- 1001SEO霸屏前三页的8个关键词,引爆沉默客流,谁用谁火?
- 1002seo快速优化的6个工具,简单好用!seo站长工具(seo快速优化的6个工具,简单好用!)
- 1003第一现场|羽绒服“涨”声一片,背后原因是“绒”贵
- 1004口碑好的内衣内裤洗衣机有哪些?2024推荐TOP榜高性价比内衣洗衣机!
- 1005小班家长会活动方案
- 1006ISO9001:2015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 1007市财政局:推行“日周月”工作模式 发挥直达资金使用质效 《钦州日报》多媒体数字报
- 1008七夕情人节是几号?了解中国传统节日的日期与 – 手机爱问
- 1009丹阳联想笔记本售后维修|联想电脑一键恢复出厂系统操作步骤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