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外国文学史对于很多同学而言是一门比较难的科目,因为大家很少接触过外国文学,也找不到复习重点,下面为大家整理了一些重要外国文学史的知识点,以供参考。
1、古代希腊罗马是欧洲文化的发源地。恩格斯说:“没有希腊文化和罗马帝国所奠定的基础,也就没有现代的欧洲。”
2、古希腊位于地中海东北部,包括巴尔干半岛的地端(即希腊半岛) 、爱琴海中数百个岛屿和小亚细亚西部沿海一带。 公元前十二世纪以前, 地中海中的克里特岛和希腊半岛上的迈锡尼地区已经出现了奴隶制国家,有了相当发达的文化,史称 “克里特 —迈锡尼文化 ”。(地理位置、特点、什么文化)
3、古代希腊流传至今的最早的文学作品是两部史诗 —— 《伊利昂纪》和《奥德修纪》。相传这两部作品是诗人荷马所作,所以又叫 “荷马史诗 ”。荷马问题的核心是史诗的作者和形成问题。十八世纪末十九世初的德国学者沃尔夫和拉赫曼提出 “短歌说 ”,以尼奇为代表的另一些德学学者坚持 “统一说 ”,赫尔曼为代表提出 “基本核心说”。
《伊利昂纪》是描写特洛亚战争的。希腊主帅阿伽门农,主将阿基琉斯。特洛亚方面的主将赫克托尔。
《奥德修纪》 主人公是木马计的策划者奥德修斯。 史诗写他从特洛亚回国途中在海上飘流期间发生的故事。他的妻子珀涅罗珀,儿子帖雷马科。
4、古代希腊戏剧起源:是从狄俄倪索斯的祭典发展而来的。狄倪索斯是酒神,也被希腊人尊为自然之神。
5、希腊悲剧艺术形式:戏剧的成分和合唱队的抒情成分,始终是悲剧的两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6、古希腊主要悲剧作家: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欧里庇得斯,史称三大悲剧诗人。
7、阿里斯托芬被恩格斯称为 “喜剧之父 ”。作品《云》、《蛙》、《阿哈奈人》。
8、教会统治和教会文学:欧洲封建社会在意识形态方面的基本特点是:基督教在文化、教育、哲学、文艺以至整个精神领域里,占有绝对的统治地位;基督教成了欧洲封建制度的支柱。 (1405 年基督教东西两派分裂,西派称为天主教) 。教会思想统治的主要武器是《圣经》 。《圣经》分《旧约》和《新约》 (西方教会文学最重要的是《新约》 ,东方最重要的是《旧约》 )。
9、人民英雄史诗:中世纪早期人民文学的主要成就是各族人民的英雄史诗,像日耳曼人的《希尔德布兰特之歌》 ,盎格鲁 ·撒克逊人的《贝奥武甫》 、冰岛人民的 “埃达 ”和“萨迦 ”。“埃达 ”较完整地保留了北欧人民最古老的神话、传说和英雄史诗,是欧洲文学中仅存的异教作品,是以诗歌的形式记北欧的神话。 “萨迦 ”是散文叙事文学。
10、英雄史诗和民间谣曲:史诗如法国的《罗兰之歌》 、西班牙的《熙德之歌》 、德国的《尼伯龙根之歌》 、俄罗斯的《伊戈尔远征记》为四大史记。其中以《罗兰之歌》最为著名。 “罗宾汉谣曲 ”是一组歌唱侠盗罗宾汉的作品。
12、亚瑟王与他的圆桌骑士的故事是骑士叙事诗常写的题材。其中最著名的骑士有郎斯洛、格莱斯、盖兰德和圣杯的保护者契莱尔等。描写亚瑟王传奇的最有名的作家是法国诗人克雷蒂安 ·德 ·特罗阿。他的著名作品《郎斯洛》 。
13、城市文学:城市文学的主要形式是韵文故事、讽刺叙事诗和寓言诗。韵文故事(又称 “笑话 ”)是一种短小精悍的诗体小故事。作品《驴的遗嘱》 。讽刺叙事诗的代表作是法国的 《列那狐传奇》。市民文学的另一部代表作是法国的 《玫瑰传奇》。法国的吕特博夫和维庸是比较著名的市民诗人。
14、恩格斯评价但丁, “他是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 ”
15、但丁出身于佛罗伦萨一个小贵族家庭。 《新生》写贝雅特里齐,共三十一首,又用优美的散文把它们串连起来。 《新生》中的诗歌属 “温柔的新体 ”诗派。
16、但丁的学术著作《飨食》和《论俗语》 (均未写完)。《论俗语》是一篇语言学著作,也是一篇美学著作。
17、《神曲》的意大利文原意是 “神圣的喜剧 ”。但丁只给自己的作品取名《喜剧》 《神曲》全长一万四千二百三十三行,分为《地狱》 、《炼狱》、《天堂》三部。但丁随维吉尔而行,首先来到地狱和炼狱。在维吉尔带领下,一层层地上千到了乐园。这时维吉尔突然不见,天空中祥云浮现,仙乐声中出现了万花蔟拥的贝雅特里齐。这位圣女把他带进了天堂。 (两个引路人)
18、意大利的人文主义思想在但丁的作品中已露端倪。到十四世纪下半期,在但丁的故乡佛罗伦萨又出现两位人文主义运动的先驱者彼特拉克和薄伽丘。
19、意大利的弗兰齐斯科 ·彼特拉克被史学家认为是第一个人文主义者。他的诗集《歌集》开一代诗风。彼特拉克大量采用十四行诗体。
20、意大利的乔万尼 ·薄伽丘 短篇小说集《十日谈》。《十日谈》的框式结构是学习阿拉伯故事集《一千零一夜》的结果。故事的重要主题是反教会,揭露天主教会和僧侣的腐败、虚伪。通过爱情题材反对禁欲主义,反对封建偏见。小说用意大利语言写成。
21、自考外国文学史中堂吉诃德的形象:患“游侠狂想症”的人文主义者形象,堂吉诃德是一个既有悲剧因素,又有喜剧因素的复杂形象:
(1)堂吉诃德是人文主义者形象。
(2)他身上具有许多喜剧人物的因素。
(3)充满悲剧精神的人物。
(4)人文主义思想的直接传播者。
22、自考外国文学史中桑丘•潘沙的形象
(1)桑丘·潘沙是文艺复兴时期西班牙一个纯朴劳动农民的典型。
(2)一方面,他具有劳动人民机智、善良的品质和乐观主义精神,在当“海岛总督”期间表现出惊人的才智。
(3)另一方面,他又有封建制度下小私有者眼光短浅、狭隘自私和贪图小利的弱点。他当骑士侍从是为了摆脱贫困,求得温饱。
(4)桑丘·潘沙的形象反映了农民的困苦处境和变革现实的民主要求。
为什么说《少年维特之烦恼》是德国第一部产生影响的作品。
1歌德的中篇书信体小说《少年维特之烦恼》中的维特是一个具有典型意义的18世纪德国进步青年的形象。他的性格是社会铸造的,他以孤傲来对抗德国现实的丑恶,但他总以不合作――逃避的方式来反抗,显得无力。因此他悲剧是时代的悲剧。
2感染了世界各国不同时代的同病相怜的青年。他们不但模仿维特穿青衣黄裤,甚至也学他自杀。
在意大利期间他创作和构思了三个古典主义悲剧:
《哀格蒙特》、《伊菲格涅亚的陶里斯》、《塔索》。
晚年:《威廉。迈斯特》(上下部、德国第一部教育小说)通过威廉从童年到老年发展的记述,展示了他道德完善的过程。
《浮士德》:取材于16世纪关于浮士德博士的民间传说。以诗剧形式写成,以浮士德博士的思想发展为线索写他探索人生要义的一生。
基本情节:一幕序曲(剧情的正式开端)、两个赌赛、终身追求、五幕悲剧。
五幕悲剧:
知识的追求和知识的悲剧:否定了脱离实际的追求。
感官的追求和爱情的悲剧:否定了仅仅迷恋情欲的爱情(玛家蕾特)。
权势的追求和从政的悲剧:否定了与王朝相妥协的道路(海伦)。
美的追求和寻美的悲剧:否定了以古典美来改造世界的理想(瓦格纳、欧福良)
事业的追求和事业的悲剧:肯定创造和劳动,要人们“每天每日去开拓生活和自由,然后能作自由和生活的享受。”
分析浮士德的形象及其意义。
歌德创作的诗剧《浮士德》中的浮士德是上升时期资产阶级先进分子的象征形象。
1 浮士德是一种积极进取精神的代表,是一个自强不息、执著探索者的形象。作者让他经历各种诱惑和考验。同梅非斯特打赌,激起他重新探索信念;热恋的悲剧使他不再追求感官的享受;从政的悲剧使他逃避现实;古典理想的幻灭,使他重新回到现实中寻找实现理想的途径。他永不满足、永不示弱、探求不止、始终向上向善。这些构成了他性格上最鲜明的特征。
2具有人身上鲜明的两重性:一方面受生命本能情欲的驱使,常常沉迷于名利、地位、权势、女人和美等现实欲望中;另方面,他又未被这些所迷惑,不断的超越自我,走向新生活。一方面追求真理创造事业,一方面又迷恋儿女私情。他一方面是理想社会的追求者,一方面又是王权的支持者。这种“灵与肉”,“善与恶”的矛盾。体现了歌德唯物主义辩证法的思想,也展示了人类复杂性和真实性。也反映了人类追求真理的艰巨性。
意义:向人们指出了精神净化的道路,指出了人生的意义和人们应追求的生活理想,把人们引向崇高的理想而奋斗不息的伟大道路。
分析《浮士德》的艺术特色。
歌德创作的《浮士德》在艺术上有它独特的风采:
1诗剧以幻想为主,将写实和幻想结合(天上地下、现实古代、人类魔鬼)。使《浮士德》成为即是资产阶级理想的激越颂歌,同时又是当是德国现实生活的深刻概括。
2 在人物塑造上:辩证的方法。浮士德灵与肉的对立统一,梅非斯特作恶造善的对立统一,推动了整个剧情的发展,展示了他们各自的性格特征。用矛盾对比的手法刻画人物群像。天帝与魔鬼是理性于情欲的对比;浮士德与梅非斯特是人类与魔鬼的对比;浮士德与玛加蕾特是知识者与自然的对比。比较的手法使各自的性格特征更为鲜明。
3形式多样化。诗剧开头用自由韵体,写玛加蕾特用民歌体;写海伦部分则用古希腊悲剧的诗体。叙事、抒情、议论糅为一体,诗剧大量运用了象征、比喻的手法,如人造人、海伦、魔女之厨都是象征,批评教会则常用暗喻。
歌德的诗剧《浮士德》是一部思想内容很丰富的作品。
1主要思想价值,是通过浮士德的人生经历,宣传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宣传摆脱中世纪的愚昧状态,克服人类内在和外在的矛盾,创造资产阶级理想王国的启蒙思想。
2诗剧肯定创造和劳动,要人们“每天每日去开拓生活和自由,然后才能作自由和生活的享受”。
3诗剧表达了作者深刻的人生体验-生活就是追求,而追求的过程又是循环前进的。世界和人类就是在这不断追求、不断幻灭的大循环中矛盾运动、发展进步的。